基本概念:
鋼材就是含碳量大于0.025%,小于2.11%的鐵碳合金。 鐵是大自然賞賜給人內的恩物,將開采的鐵礦石放入高爐中冶煉后即得到生鐵,生鐵按不同冶煉工藝和用途可分為煉鋼生鐵和鑄造生鐵。煉鋼生鐵是一種含碳量>2%的鐵碳合金,同時也含有少量的硅,錳,硫,磷等元素,其中硅和錳是有利元素,按一定比例存在于鋼鐵中可以顯著提高材料的強度.硬度和耐腐耐磨性,而硫和磷則有害,會分別造成鋼鐵的熱脆性和冷脆性,降低材料性能。 把煉鋼用生鐵放入煉鋼爐中按一定比例熔煉,將得到的鋼液澆鑄成型,冷卻后即得到鋼錠或鑄坯,供軋制成各種型材,為了獲得不同性能的鋼材,還會在熔煉過程中加入鉻、鎳、鉬、鎢、釩等微量元素,而這些化學成分決定了鋼材的不同特性。其中“鉻”可以增加鋼材的耐腐蝕性,通常國際上把含鉻量大于13%的鋼材稱為不銹鋼。鎳可以增加鋼材的強度和韌性,鉬可以防止鋼材變脆,鎢可增加鋼材的耐磨損性,別看鎢的硬度較低,只有大約40s,但它們的抗磨損能力非常高,釩可增加鋼材的抗磨損性和延展性。 低碳鋼-含碳量小于0.25% 碳素結構鋼-含碳量大多在0.7%以下 中碳鋼-含碳量在0.25~0.6% 碳素工具鋼-含碳量一般在0.65~1.35% 高碳鋼-含碳量大于0.60% 不銹彈簧鋼-含碳量一般在0.45~0.7%,含鉻量大于13% 滾動軸承不銹鋼-含碳量一般在1%,含鉻量大于13% 高速鋼-又稱鋒鋼,含碳量一般在0.7~1.65%,含鎢5.5~19%,600攝氏度下工作時,硬度能保持在HRC60以上。
|